close

智慧建築“解人意”

此次技能大賽在全國最大高校體育場館——武大體育館舉辦,它也是2019年世界軍人運動會羽毛球賽比賽場館。

不到10分鐘時間,綠色發展隊3名工人率先搭建起一棟符合安全、質量標準的“大樓”。“太棒啦!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模型,還能通過虛擬現實環境,身臨其境地動手操作。”獲得BIM+VR虛擬現實場景建造比賽第一名的建築工人王俊一臉興奮。

“滿堂架搭建、剪力墻支模、墻體砌築。”

“秘密武器”建奇功

湖北省首屆“BIM+”智慧建造技能大賽側記:“智造”,在虛擬和現實中穿梭

據介紹,正在建設的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就使用瞭BIM技術。

數百名一線建築工人同臺競技,“空中造樓機”“放樣機器人”等建築黑科技閃亮登場。6月20日,由省總工會、中建三局和長江BIM技術聯盟聯合主辦的省首屆“BIM+”智慧建造技能大賽在漢開賽。

武漢建築業協會副會長李淼磊介紹,這些智能設備的應用是施工項目提高安全、質量和施工效率的秘密武器。作為全球最大建築市場,國內建築行業不斷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、知識和管理密集型轉變,實現建造過程可控化、數據化以及可視化。



BIM技術是一種建築信息模型。以前的建築設計,多采取CAD電腦二維平面制圖,而BIM可在電腦上制作出建築的三維立體模型,還未建成就能提前“虛擬建造”,還能生成內部管線走向,以及梁、柱、墻體的材質、尺寸等信息,可謂提前打造“空中樓閣”。

湖北日報訊 文/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蔓 楊麟 通訊員 張華

“空中樓閣”平地起

圖為:參賽選手配備VR設備台中環球產後護理之家|台中環球產後護理之家二館,利用BIM技術建造“空中樓閣”。

這個宏大建築,有一扇扇“聰明”天窗,能與消防、新風系統默契配合,敏捷地判斷室內外環境、調節自身開關狀態。下雨時,或當風速超過設定風速時,它會自動關閉。當然,這個“聰明”的小傢夥還能在傳感器的指揮下自動完成通風換氣,達到“自然煙囪效果”。即使沒有風,熱氣流上升也能促進室內空氣流動,使場館內的人感覺舒適。

更為神奇的是,該項目考慮瞭軍運會羽毛球比賽對風的要求,組建的BIM團隊通過流體力學計算軟件對比賽場館進行氣流組織模擬,分析不同工況下空調送風效果及其對比賽場地的影響,為不同賽事模式下進出風口佈置提供瞭相關技術參數。

場館裡還有最“傻瓜”的燈光。照明場景設置為多種模式,通過個人電腦、手機點擊不同場景,一鍵切換,實現“傻瓜式”操作。

9名選手時而在空中揮舞雙手,時而俯身砌墻,全身心地“在空氣中”忙碌。沒有任何建築材料和施工工具,他們頭戴特殊“眼鏡”、手持VR設備,要在最短時間內建設一棟高質量的“大樓”台中中區月子中心|台中中區月子中心推薦

“看,那是什麼?”循聲望去,一棟建築物的外墻上,一個長長的“排刷”正輕巧地台中月子中心評價|台中月子中心費用掃過。所到之處,外墻立面立馬形成瞭平整的混凝土墻面。原來,這是建築業的新武器“墻面抹灰機”在小試牛刀。

這個智能墻面抹灰機8個小時可以抹灰400至600平方米,相當於15至20名工匠8小時工作量,比人工省灰料25%,且垂直度、平整度比人工誤差小,符合國傢新標準,大大提高瞭工作效率。

秘密武器裡還有一個“奇兵”——放樣機器人。這個在BIM驅動下的機器人,驗收精度可突破性地達到毫米級。碰上再嚴苛的驗收,一樣胸有成竹地應對。

壓軸出場的是中建三局首創的“空中造樓機”。它的頂升力達4000多噸,在千米高空建築施工如履平地。即便8級大風,也照樣平穩推進。這個“造樓機”在438米的武漢中心、636米的武漢綠地中心等全國90%以上的超高層建築上屢建奇功。4天一層的施工速度,展現瞭中國超高層建築施工技術在世界的領先地位。

通過背後3塊大屏幕,觀眾感受到他們的施工進度。原來,選手們通過VR所看到的圖景,也全部投影在大屏幕上。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fh559bn51 的頭像
    tfh559bn51

    大天的購物車

    tfh559bn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